买房可以自助了,中介要消失了吗?
2021年09月24日 06:42 来源:樱桃大房子 作者:樱桃团队继8月初杭州升级调控后,杭州又在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上线“个人自主挂牌房源“功能。
其实这对杭州来说并不是新鲜玩意儿,在2017年5月初上线的这个平台就有业主登记房源的功能。最近只是进行了升级而已。
那它的效果怎样呢?
我们看到的数据是,2017年全年个人自主挂牌房源信息共27条;2021年1月1日-8月17日是15条。从功能上线到2021年8月17日,自主挂牌房源数量只有126条,少得可怜。
不过升级之后经过媒体的报道,热度倒是上来了。上线10天,杭州主城区的个人挂牌房源量激增10倍!
看着可唬人了,别忘了那是因为基数小啊!实际10天内就是从90套增加到970套。到9月7日,整个杭州的个人挂牌量一共是2147条。
这个数据对比起房产经纪公司的挂牌量,实在是九牛一毛。
随手给大家截个图,挂牌量第一的是我爱我家,累计挂牌量17.61万套;第二名是链家,12.73万套;华邦排第三,约8.5万套。每一个都是重量级选手。
个人自助买卖房子,要实际践行起来还是没那么容易。
再往前,北京海淀区在2011年也试点过首个官办免中介费二手房交易平台。2015年推出了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信息网,是官办房地产交易网站。
想法很美好,让买卖双方直接在网上对接,免中介费,这样二手房交易的成本就能降低了。
事实上,这场试验可以说最终流产了。很多上架的房源连实景照片都没有,更大的作用是做房屋评估值。
提到房产中介,我们经常听到的很多负面的评价。
比如单边代理制。一个中介同时对接买卖双方,为了获得高佣金,确实会出现故意抬高房价的问题;
比如炒作房价。为了赚取佣金催促买家赶紧上车,各种房价要涨的言论吓唬人,导致买家人心惶惶;
其实矛盾主要在于佣金问题。有的黑中介吃差价;有人觉得中介啥也没干收那么多钱;还有人是觉得都是一样的流程,为啥要看房价来定佣金额度。
所以有人会希望中介行业消失,还房地产市场一份清明。
这个想法靠谱吗?借助官方的自助交易平台,真的能让房产中介消失吗?
中介不会消失,也不能消失。
首先,房产交易是非标交易,要顺利完成交易对专业度有要求。
从前期的产权调查,包括有没有多次抵押、是不是有多个产权人等,到对接协商时间看房,以及后期寻找匹配的贷款资源等等,除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,其中更重要的是专业度。
很多交易细节都有坑,这些都要专业的中介来帮我们排雷、规避风险。人家也是做了事情的,拿适当的回报是应该的。
其次,官方出台自助交易平台,初衷是提高效率、解决信息不对称,以及实行二手房交易监管。
就像深圳推出“i深圳”进行新房认筹,是为了收集买房人的真实信息,通过打通多个信息平台,对购房资质进行审核,利用线上操作提高交易效率;
并且把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公示出来,并且避免开发商捂盘,实现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;
同时政府把信息掌握在手里,更好地监管市场,减少市场乱象出现。
同样的,二手房自助交易平台的功能也更多是这个。让随意报高价、做低成交价减少税费、中介偷吃差价、加速网签抢时间差避开政策调控等骚操作无处可逃。
综合来看,官方不是也不能取缔中介行业。
对于中介来说,虽然算不上末日,却也是一次洗牌。
在共同富裕目标之下,房地产难以重现过去的辉煌,房产交易活跃度也会受到影响。在行情不好的时候,中介存活下去都成为一个挑战。
至于大家关心的中介佣金问题,确实有小公司会乱来,但大公司还是比较规范的。中介辛苦付出了劳动,拿适当的中介费是可以的,只是这个比例具体要怎么计算,或许有调整的空间。
未来,只有能做到房源真实、交易价格真实、交易中介费用实在、交易过程顺畅的中介,才会被买房人和卖房人选择,从而在行业中长久生存下去。
这样的房产中介,也是我们真正喜闻乐见的。
1、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,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。
2、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,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3、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。
